人才培养

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简介

发布日期:2017-11-23;  编辑:彭臻;  点击数:


为探索我国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重庆师大建立和健全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衔接中学教学一线、服务地方教育发展”为理念的教师教育模式,我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沙坪坝区教委的支持和协调下,于2011年5月与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八中、重庆市巴川中学、重庆青木关中学、重庆七中组建了面向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教科研联合体,于2012年1月建立了国内有开创性的“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截止2017年,已完成5届学生的系统培养。  

一、遴选办法和管理模式    

每年12月,我院通过报名申请、职业倾向测试、笔试和面试,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中,遴选30名优秀师范生,组建实验班。

实验班采用“三级两头”管理模式和项目考核制度。 “三级两头”管理模式的“两头”指我院和基地中学,双方均派出专人负责并承担实验班具体管理工作,管理规范遵循双方与学生日常管理、教师日常管理相关的规定。所谓“三级”,是指一级培养双方主导管理、二级班级干部协助管理、三级学习小组自我管理。所谓“项目”,指实验班学生必须完成的《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中规定的7项学习、教学和教研任务。项目考核组相关老师,负责并完成过程考核和结果性认定。  

二、 “5+2+1”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个一边”培养平台    

“5+2+1”模式,是指秉持“夯实学养,增长学识;尊重个性,重视兴趣;多头对接,分段培养”的办学理念,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教师职业兴趣坚定、专业原创力强、语文教师特质鲜明突出的优秀师范生实施3段式培养,旨在为中学一线培养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后备人才。

“5”指大学前5个学期。学院启动“博雅人才培养计划”,狠抓“读书百部,夯实内功”活动,博其学问,雅其人品。

“2”指第6-7学期。实验班学生进驻基地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嵌入式教育教学实践。在基地中学,学院为实验班搭建了“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究、一边熟悉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四个一边”实训和培养平台,组建由国内外一流学科教育专家与知名学者、中学一线的语文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重庆师大的优秀专业教师组成的“三路合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课程。期间,学生将在专家指导下,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撰写相关教研学术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开展经典文本的“微型教学”训练、中学语文基础篇目的“同文异读”和“同课异构”设计与训练。

“1”指第8学期。实验班学生从基地中学返校,总结教学心得、研究成果,撰写本科学位论文并就业。  

三、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    

本模式立足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育实践,不但产生了一批国内有影响的原创性教学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教学专家的高度赞誉和其它师范大学的推崇与借鉴,而且带动了本校其他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改革,推动了本院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更培养了一批备受中学欢迎、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卓越教师后备人才。

已毕业的五届实验班(150人)就业率100%,其中优质就业率(签约重庆市内外的优质中小学)分别为63%、67%、70%、71%、73%,并涌现了一批能在教学一线发挥示范和引领效应的中学语文教师人才。该项目已成为重庆师大本科人才培养的一大品牌。

                                                                         


上一条:第九届实验班学生迎来名师网络讲座
下一条:文学院博雅人才培养计划

关闭

 
常用链接
重庆师范大学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研究生院
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网
杭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
重庆市文联
重庆市社科联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汇贤楼;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实践
设计成员:徐铭鸿、梁意清、JDRDJTH;指导老师:汪晓玲;
网站制作: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