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叙事与‘非叙事’——以术语考释为中心”谭帆教授讲座

发布日期:2022-06-24;  作者:张雨欣;  编辑:彭臻,张靖佳;  点击数:



6月15日上午9时,文学院“精是讲堂”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作了题为“叙事与‘非叙事’——以术语考释为中心”的学术讲座。文学院2020级文艺学、文字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和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悉数参与,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何易展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谭帆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缘起。本次讲座主要探讨的是“叙事”观念的中西差异,以及由中西差异所引发的对于“叙事”认识的古今差异。他指出“小说”与“novel”,“叙事”与“narrative”的对译产生于20世纪,对“叙事”理念做出狭义理解的开端,前者确定了小说的“虚构”属性,后者限定了小说的“故事”特性。尽管这是小说创作和研究的重要理论观念之一,但落地到中国本土,特别是中国古代小说,则是不全面、有失偏颇的。

接着,谭帆教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叙事”。第一,是传统叙事的多重内涵。考察“叙事”的语义流变,指出“叙事”一词为中国固有之术语,最早出现在《周礼》。“叙”的含义有“秩序”“规范”等,“事”的内涵有“事物”、“事情”“事件”等。《周礼》之后,叙事作为一般用语的用法逐渐消失,转而进入文本领域,成为“文本”写作和评价的术语。第二,是文学“叙事”的多义性。对于“叙事”而言内涵最丰富、讨论度最高的是在文学领域。谭帆教授按照时间顺序,以齐梁、唐、宋中的重要文学作品为例,探讨了其中不同的“叙事”内涵。第三,是小说史料中的“故事”。“叙事”常被理解为“讲故事”,以“叙事”评价小说和分析小说创作始于明代。谭帆教授列举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之异》等多部明清作品,研究其对于小说“叙事”的理论探讨。第四,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其有两个含义,从外部而言,是指古代小说所接续的是怎样的叙述传统;从内部而言,是指古代小说形成了怎样的叙事传统。谭教授重点探讨了以“笔记体”为代表的文言小说和以“章回体”为代表的白话小说。笔记体小说接过了史学的叙事传统,容纳了“叙事”语义几乎所有的内涵;章回体小说则接续了“史”和“说话”的叙事传统,接着发展为“去说话化”。

讲座尾声,谭教授对今天所讲的内容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他指出“叙事”在文学领域的内涵最为丰富,在小说批评和创作领域的讨论最为普遍。它的内涵并非简单的“讲故事”,也不是中西对译产生的“narrative”。“叙事”的语义既有古今差异,也有中西之别。最后何易展副院长向谭帆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了衷心感谢认为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于“叙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醒同学们,未来在研究中使用某个念时,要注意追根溯源,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它的含义,拒绝拿来主义。

供图:张洁


上一条:李文平教授“校史院情”讲座
下一条:方勇教授做客文学院“精是”讲堂谈《庄子》阐释​

关闭

 
常用链接
重庆师范大学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研究生院
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网
杭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
重庆市文联
重庆市社科联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汇贤楼;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实践
设计成员:徐铭鸿、梁意清、JDRDJTH;指导老师:汪晓玲;
网站制作: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