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AIGC影响下的写作技术化

发布日期:2023-07-11;  编辑:彭臻,张靖佳;  点击数:


2023年7月11日下午14点,第二届“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高级研修班第十讲在三春湖会议厅召开。主讲人为复旦大学杨俊蕾教授,主持人为谷文彬副教授,评议人为内蒙古大学副教授鄢冬,其余参加成员包括各校专家学者。

在谷文彬副教授对杨俊蕾教授的学术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杨俊蕾教授的讲座开始。杨俊蕾教授以“技术数字化背景下,写作创作主体是否要经历一场新变”这一问题导入,随后她指出,我们正处于人类理性和工具理性同时并置,甚至是人类被工具理性反向归置的时代,原有的人文学将被数字化研究重新构建,工具作为一种装置在某种意义上归置了人的本质和构成,个体被重新安置。

然后,杨俊蕾教授对作品(work)和产品(product)的定义作出了区别:作品是唯一性、无可替代的经验性体验,具有沉浸性和生命力的审美特性,而产品在无数数据流动中生成,不具有独一无二的灵晕。在此基础上,杨俊蕾教授对AI的两种生成方式做出探讨,图文生成方式,杨俊蕾教授对比了梵高的《星月夜》和小冰的二次创作;文本生成方式,又以Benjamin为例展现了人工智能在生成有逻辑关联的叙事性文本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于是她得出了以下结论,人类作品的写作过程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AI产品则只是输入合法程序后生成的新结果。

接着,杨俊蕾教授对AI时代下作者的失落问题进行了讨论。机器的写作基于算法本身,是算数的穷举,可以24小时地保持高速写作状态,与人类个性化的语境塑造相比具有均质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人机协同的写作则是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模型写作,创作者已不能完全进入写作中心位置。虽然创作者的主体性、原创性、权威性受到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无法进行创作,实际上,AI写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反向促进着人类创作的发展,加速人类艺术的审美革命。

最后,杨俊蕾教授谈及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并对未来作出了展望。她指出,在部分工作岗位被AI替代的同时,AI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在未来人机协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成为引导算法的人。

讲座结束后,鄢冬教授作出简要点评,他认为本场讲座立足于技术化写作的具体问题,表达了对人的写作主体性回归的美好愿景,并对杨俊蕾教授展现出的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与策略方法作出了肯定。

在提问环节,有研修班成员提出了她对于现在的叙述学框架是否与AIGC的生成逻辑是不兼容的这一问题的困惑。对此,杨俊蕾教授认为不同算法具有确定的各自生成方向,目前能够把不同算法本身结合在一起的共同题材从技术上讲还没有到来。因此,能不能教会机器在完成任务时多一种符合人类的优化调整之后的空间平衡,这可以成为我们人文研究数字化之后产生的情况。

至此,杨俊蕾教授的讲座圆满结束。



上一条:哲学翻译的“信”与“达”——以利奥塔的《异识》翻译为例
下一条: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审美陌生化

关闭

 
常用链接
重庆师范大学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研究生院
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网
杭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
重庆市文联
重庆市社科联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汇贤楼;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实践
设计成员:徐铭鸿、梁意清、JDRDJTH;指导老师:汪晓玲;
网站制作: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