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实践育人】“红军万岁”,不朽长征——“蒲公英”团队“重走长征路”主题全面铺开

发布日期:2016-07-22;  作者:刘婧、刘映雪、周叙辛;  编辑:董广;  点击数: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极其光辉的篇章,是一部气吞山河的中国革命史诗。7月17日上午,“蒲公英”团队在黑水继续开展关于“重走长征先辈路,弘扬红军英雄魂”的实践活动,阿坝州政府,黑水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给予实践团队许多帮助和支持。黑水县广播电台记者唐锐将跟踪报道“蒲公英”团队在黑水县的工作开展情况。“蒲公英”小组也将继续立足于“院院合作”的出发点与阿坝州的老师一起探寻红军足迹,学习先辈精神。   

黑水县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途径地,其“红色”文化极其鲜明。今天,“蒲公英”团队就来到“芦花会议遗址”了解长征中此次重要的中共中央政治会议。醒目的“红军万岁”纪念碑矗立在遗址门前,沧桑的房屋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这是革命先辈不朽精神的凝结之处,是黑水人民诚心护党的精神化身。在第四代守护人”苏朗彭初的带领下,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开展芦荟会议的会议室及存放先辈遗留物的陈列室,室内的物品都存放良好,真实再现了先辈们在长征途中的工作及生活情况。结着蛛网的窗,漆黑的桌面,简陋的环境一览无遗,长征的艰苦不言而喻,成员们感触极深。参观过程中,守护人彭初讲述了红军在黑水展开的革命工作和黑水人民与红军的军民关系。红军在黑水严格执行民族政策,遵纪爱民的模范行为,深得藏族群众的拥护,在藏族同胞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们积极支持红军的革命工作,帮助红军完成筹粮任务,对红军最后胜利完成长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很支持同学们来缅怀先烈,追寻长征足迹,但他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些过程中,去实实在在地学习长征精神。作为第四代红色守护人,他感到很荣耀,也将会把这个工作延续下去,让子孙后代继续守护遗址,学习并弘扬长征精神。红军与藏民这种鱼水情、血肉关系经久不变、历久弥新。“蒲公英”在这次参观活动中收获颇多,再一次体会到红军精神的强大,它能拉近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心连心,拥有勇气,排除万难。   

为了让”蒲公英的“种子”洒向阿坝州更远的地方,唐锐记者分别对带队老师唐旭教授和成员代表陈傲雪进行采访。老师就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宗旨、行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向阿坝州及各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友好帮助表达了诚挚感谢。陈傲雪同学对此次寻访活动感触颇深,对红军长征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表示会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不负前辈的嘱托和期许。   

另外,普通话组的成员带领其他成员一起在黑水县城继续进行调研。有了前日的经验,普通话调研工作的开展会更加顺利。成员们耐心地为调查对象进行讲解,不辞辛劳地整理问卷。   

据悉,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17日下午将驱车前往四川红原。进一步领略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险阻,学习“不怕苦”的长征精神。   

“蒲公英”团队的后期活动敬请关注持续报导。  


上一条:【实践育人】重走长征路:寻访“芦花会议”会址第四代守护人
下一条:【实践育人】重生汶川,展望未来——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走进汶川县档案馆

关闭

 
常用链接
重庆师范大学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研究生院
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网
杭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
重庆市文联
重庆市社科联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汇贤楼;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实践
设计成员:徐铭鸿、梁意清、JDRDJTH;指导老师:汪晓玲;
网站制作: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