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王学振教授谈侠文化视野下的老舍

发布日期:2024-06-24;  作者:图文:伍培晞;  编辑:彭臻;  点击数:


2024年6月23日晚19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汇贤楼113报告厅举办了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精是讲堂”第80期。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学振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侠文化视野下的老舍》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执行院长凌孟华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王学振教授从学界具有共同性的认知入手,指出老舍的文学创作的确具有“市民世界”“文化批判”“京白京韵”“讽刺幽默”等值得重视的特点,但他的讲述重心并不在既有的范围之内,而是要从侠文化视野来观照老舍。他这立足于学界既有研究而又独具特色的研究路径,使得所有听众兴趣倍增。

随后,王学振教授细致地分析了老舍好“武”崇“侠”性格的形成因由、侠文化对老舍创作的多面影响以及老舍对侠文化的态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老舍与侠文化的关系。

他指出,历史上的游侠行为与文艺中的武侠文学所形成的中国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下层民间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老舍出身于下层旗人家庭,在民间文化滋养中成长,与活跃于民间的侠文化产生了天然的联系。老舍的亲友如自尊、刚强、讲义气、乐于助人的母亲以及仗义疏财的宗月大师的侠义性格,对他影响甚深,而对那些宣扬侠义精神的民间文艺的浓厚兴趣与阅读体验,不经意间对老舍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了他好“武”崇“侠”的个性特点。

老舍好“武”崇“侠”的个性特点,对老舍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一,在新文学阵营普遍轻视武侠小说的时代氛围中,老舍却试图创作“通俗”的武侠小说。他构思了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二拳师》,后又答应上海大众出版社的《小说半月刊》写一个武侠长篇《洋泾浜奇侠传》。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老舍未能完成这两部长篇武侠小说,却将前者提炼为优秀的短篇小说《断魂枪》,使我们由此可以窥见武侠小说可能达到的深度和厚度。其二,侠义思想贯穿渗透于老舍的作品之中,即便是他的“高雅”文学,也闪烁着侠义的光辉,这在《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四世同堂》等小说中都有体现。

王教授进一步阐述了老舍对侠文化的态度,即“能写武,但也有理性的审视”。他指出,老舍好“武”,以他对武术的爱好和了解,在作品中尽情展现变幻莫测的武功也不是太难的事,《断魂枪》对王三胜刀法和孙老者拳技的描写就是明证。但是好“武”的老舍却没有沉湎于“武”的昔日荣光中,而是对其进行了理性的审视,表现了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可奈何的退隐和终结,为现代化进程中的这种前现代技能唱了一曲深情的挽歌。“武”应退隐,“侠”须张扬,这是老舍对侠文化的基本结论;喜爱而不痴迷,既正视其历史命运的巨大转折,又将其合理内核化为新民强国的精神资源,这是老舍对侠文化的基本态度,也是老舍超越一般武侠作家的地方。比起一味的否定与全盘的肯定,老舍代表了对待侠文化的一种比较成熟的理性反思态度。因此,老舍与侠文化的关系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武侠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在互动环节,王教授与现场同学们亲切交流,认真细致地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与方向,回答了同学们有关学术研究、文本理解以及理论如何转化为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同学们认真聆听,表示获益匪浅。

文学院杨华丽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指出,王学振教授的讲座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和方法上的指引。做学术研究要重视生命体验,既要关注研究对象的生命体验,也要对自身的生命有所观照。关注研究对象的生命体验,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研究对象,进而产出高质量的文章;而强调自身的生命体验,则有利于学术生命的丰富与延长。

本次讲座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期待学院多开展这样的学术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松睿先生莅临我院畅谈“赵树理与文学的地方性问题”
下一条:重庆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左鹏论“藏书家李文衡与重庆图书馆的古籍珍品”

关闭

 
常用链接
重庆师范大学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研究生院
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网
杭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
重庆市文联
重庆市社科联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汇贤楼;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实践
设计成员:徐铭鸿、梁意清、JDRDJTH;指导老师:汪晓玲;
网站制作: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