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下午,由文学院和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承办的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精是讲堂”第62期在文学院113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李泉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作了题为《国际中文教学信念:维度与内涵》的精彩讲座。文学院副院长何易展教授主持,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秘书长雷勇教授、文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场聆听讲座。

李泉教授首先对教学信念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从目的观、语言观和教师观等二十个教学观出发,谈到了国际中文教学需要具备的教学信念。
李教授尤其强调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亲自备课。备课是教师发展的最佳途径。这样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还能以此为契机逆向提升教学能力;第二,摒弃对汉语的误解。汉语学习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用“汉语难学”来以偏概全。教育者应努力让学习汉语成为一种有趣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李教授认为“说错了没关系,但不说不行”。既不高估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也不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第四,利用拼音来展开教学。这样能使教学过程更加便捷,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入门,在他们对汉语产生兴趣之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汉字的学习上;第五,从“传播文化”转变为“诠释文化”。即使是母语教师也必须认识到自身对文化理解的局限性,只有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达其独特价值。

李泉教授还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教学实践经历,热情地回答了在场同学们的问题,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讲座最后,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秘书长雷勇教授对李泉教授的精彩讲述与全面论析表示诚挚感谢。文学院黄洁教授分享了聆听本次讲座的心得,认为李泉教授生动的讲述值得所有学生深入学习,并再次向李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次讲座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内容充实,引发了在座师生的兴趣,对于国际中文教学信念的维度与内涵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知。会后,李教授与老师同学们合影留念,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