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下午14:30,由文学院承办的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精是讲堂”第60期在汇贤楼113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曾艳兵教授,主题为“‘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的当代意义及其缘由探析”。讲座由文学院熊飞宇副研究员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老师、文学院的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曾艳兵教授首先提示大家,2023年是卡夫卡诞辰140周年,今年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炙手可热的卡夫卡,更是别具意义,而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预言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开拓性、悖谬性,他的创作领域的广阔性,都是其成为热点的重要原因。曾教授从阎连科说起,认为在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上,他是非常接近于卡夫卡的中国当代作家,两位作家在写作上的相关坚持与坚守的比较研究值得作。其次,他重点阐释了希利斯·米勒的“卡夫卡的作品预示了奥斯维辛”这一观点。最后,他谈到了本雅明、阿甘本的“卡夫卡研究”对于后来众多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的重要影响。曾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与在场师生亲切互动环节,曾艳兵教授回答了寓言写作、信息茧房等“卡夫卡式”的问题。
讲座最后,熊飞宇老师从“道”和“术”两个层面总结了本次讲座,从“道”的层面看,研究卡夫卡不仅仅是研究这位作家,也是研究我们自己,研究人类社会,研究人本身,从“术”的层面看,曾艳兵教授示例了为什么要研究以及如何研究卡夫卡。

在熊飞宇老师表达了对曾艳兵教授的多重谢意后,同学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曾艳兵教授表达了敬意与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