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张中良教授谈“从历史还原寻求现代文学学科创新”

发布日期:2024-03-22;  作者:林佳睿;  编辑:彭臻,向郁聪;  点击数:


2024322日下午三点至五点,应邀莅临我院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中良先生为师生们深度讲述了“从历史还原寻求现代文学学科创新”这一学术话题。该次讲座系“精是讲堂”第55期,在重庆师范大学汇贤楼113报告厅举行,由李文平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文学院张武军教授、文学院部分教师、22级与23级研究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李文平教授热情介绍了张中良教授及其研究方向,强调了张教授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尤其是抗战文学研究界的重要学术影响力,充分肯定了他在运用历史还原法推进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研究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张中良教授以此为引,逐一介绍了“历史还原”的三个层次,引导听众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新的可行性路径。

第一,文学历史的还原,用客观的历史眼光来看待民国文学。民国历史背景下的现代文学研究,不是为执政党政权“招魂”,而是承认民国是过去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中的经济、法律和思想等诸多方面与现代文学的关系需要学界进行细致考察,从而突破既有的研究格局。

第二,文学生态的还原,即在还原文学生态的过程中推进现代文学学科创新。张中良教授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拥有9个生态带为引子,说明不同的群体中也有不同的文学生态,在研究时要还原它的生态自由性,做到思想放开,用不同的批评标准对待不同的文学生态。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张教授朗读了一段抗战时期的文言电报,证明文言文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

第三,文学传统的还原,承认文学的遗传密码,要能够从传统中汲取资源和营养,以实现学科创新。例如,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本不讲歌词,但是古代文学史中却十分重视,这就是传统的断裂。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开始重视歌词,在部分地方教材中也有引用歌词。这种逐渐恢复传统的努力,无疑有助于推动现代文学学科创新。

讲座临近尾声时,张中良教授还与在场师生亲切互动,为在场同学答疑解惑,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愈加浓厚。

讲座主持人李文平教授进行了学术总结,指出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创新的特点就是思维的解放,要用批判性、反思性的眼光来进行学术判断。最后,在场的全体师生以热烈掌声感谢张教授奉献的前沿讲座,感谢他在学术研究路径与方法上的切实引领。


上一条:辽宁社会科学院高翔研究员论“九一八事变与国难文学研究建构”问题
下一条:与爱同行·情暖夕阳——文学院开展雷锋精神主题月关爱残障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关闭

 
常用链接
重庆师范大学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研究生院
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网
杭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联
重庆市文联
重庆市社科联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汇贤楼;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实践
设计成员:徐铭鸿、梁意清、JDRDJTH;指导老师:汪晓玲;
网站制作: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