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科学研究|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工会•校友|学生工作|下载专区|【新版2021】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站群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文学人生勿流俗初逢光芒知深刻——著名学者张光芒教授来我院讲学
2018-12-22 13:34  

 

12211930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光芒教授应邀于文学院汇贤楼205教室为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当代文学的“流俗化”现象反思》的讲座。讲座由李文平老师主持,杨华丽等老师和多名文学院文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张光芒教授便提到中国文学从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由世俗化走向流俗化,并指出了判断文学作品流俗化的关键在于对生活和文学的把握。他谈道:世俗化并不等于流俗化。世俗化是指自文艺复兴以后人们对于个体幸福的追求,而流俗化是指当代作家缺乏对世俗生活的批判性。

 

随后,张光芒教授针对文学流于世俗化后的三个表现:当下文艺创作走向社会生活的表现化、道德生活的虚无化、个体生活走向欲望化,并依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谈到社会生活表象化时,张教授解释到,社会生活表象化是指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判断的滞后性和读者解读文学作品时的概念化。对于前者,张教授运用作家方芳的作品《各自沉迷或是自我陶醉》进行阐释,该小说虽然人物刻画得典型、主题思想也比较深刻,但文章内容却与当代社会存在巨大脱节,使人产生距离感。而对于后者,张教授则采用对鲁迅的作品《祝福》进行重新解读的方式来加深人们的理解。谈起祥林嫂之死,大多数人都道是“四权”的压迫,而张教授从人物柳妈切入理解,给了人一种出人意料又理所应当的新奇理解。

 

当下多数文学作品内容缺乏基本道德准则,体现出道德生活严重虚无化的问题。张教授指出,作品中本应保留的道德标准并没有深刻体现,反而是对金钱、权势的追寻比比皆是:《发廊》中的哥哥对因欲求速富而误入歧途的妹妹不加制止、《母亲》中的五位子女因怕母亲拖累而劝母服毒等,无不展现了部分文学作品道德观丧失的现状。

 

对于个体生活欲望化的理解,张教授则谈到,这体现了人们的肉欲打败思考、感性占据理性、物质挑战精神的现象。这全然不能说是一种自由,反而算得上是人们对自由的一种偏离。当下大火的某些网络言情小说便体现了这点,例如女频红文《少帅,你的老婆又跑了》中顾轻舟的爱情历程。张光芒教授细致入微的讲解和深刻的观点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讲座最后,李文平老师和杨华丽老师依次对本次讲学进行了总结。张光芒教授则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学术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使现场同学受益匪浅。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据悉,此次讲学不仅挖掘了同学们的学术兴趣、增强了学术功底,更为同学们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了阶梯。讲座结束后仍意犹未尽的同学们表示,张教授丰富有趣的作品解读、浅显明白的讲说深深地吸引了大家,加深了大家对文学研究的兴趣。愿文院师生都能在文学之路上避于流俗、行稳致远。

 

 

关闭窗口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 

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