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科学研究|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工会•校友|学生工作|下载专区|【新版2021】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站群首页>>学生工作>>学工动态>>正文
【实践育人】以青春为名,励志前行
2016-07-22 14:48 刘映雪、刘婧、周叙辛、付莎莎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松潘县开展系列活动

 

导语720日,“蒲公英”实践团队按照预定计划在松潘县开展实践活动,他们将在松潘县志办王勇主任的陪同下去往“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追寻红军长征足迹,与松潘电视台记者一同采访当地优秀党员完成“两学一做”实践主题。最后调查小组的成员将在县政府、学校、街道等地进行“普通话推广及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探访红军纪念馆,回顾长征阿坝行】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由主碑、大型花岗石英雄群雕、纪念馆三大部分组成。主碑耸立于元宝山顶,亚金铜贴面,三角柱顶,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在灿烂的阳光下,金光闪耀,尤为壮观,“蒲公英”团队成员被如此壮观的景象所震撼,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的伟大,它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如金子般熠熠生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蒲公英”团队随后进入了纪念馆,纪念馆内别具风格,门厅两边悬挂着十余块有中央领导和红军老前辈题词的楠木匾额,室内展品则主要反映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征战历程,展出了各地修建的长征纪念建筑的照片。红军长征,最艰苦的时期是在阿坝,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征服了雪山草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革命英雄的壮丽诗篇。红军是一支纪律严谨的队伍,他们在阿坝严格实行党的民族、宗教等政策,得到了藏、汉、羌、回各民族的拥护,展馆内名为“藏族妈妈”的雕像,真实再现了红军与少数民族的深情厚意。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旧物,都在述说着红军长征的艰辛,都在感叹着人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在新的时期,阿坝人民不忘过去,继承红军的优良传统,弘扬不朽的长征精神,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精神风貌,不断续写新的篇章。“蒲公英”实践团队也将如同阿坝州人民一样,不忘历史,将红军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铭记于心。

 

 

【“两学一做”提素质,联系群众干实事】

 

川主寺退休干部贾书记,是197212月入党的。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对党的情感很深厚,退休后,他仍旧想发挥余热,为党做点实事。他加入社区老年协会,现任党支部书记一职。在采访中他说道:“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积极响应党的政策,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寻求最佳方式完成党的任务。”对于如何落实“两学一做”的政策,他有自己的看法:“‘两学一做’就是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而这些对党员的要求就是规范党员行为,希望党员切实为群众做事,为群众谋求福利。”

 

作为党员,川主寺农村经济统计员卞军结合“两学一做”精神为后辈党员提出建议。他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就得到群众中去,多下村,多走访,多交流,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问题。

 

 

【推广政策切实行,普及前景可宽心】

 

“蒲公英”调查小组在松潘县的问卷调查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调查结果来看:松潘县城内,普通话的使用及普及情况良好,大多数人能自如使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在松潘县的牧区和农区,情况却是有所不同,该区域大多是年龄较大的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居民,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较差,甚至出现无法交流的情况。

 

针对调查结果,松潘县志办王勇主任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县城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松潘县以旅游业为主,当地人为了与游客交流,自觉学习普通话;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普通话推广,对政府干部进行统一的“双语培训”(藏语和普通话),让他们能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利于政府工作;学校也会进行“二类模式”的教学,“一类模式”以汉语为主,藏语为辅,“二类模式”两者统一学习,不管是哪种模式,都是在保护民族语言的情况下积极推广普通话。至于农牧区的现状,他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农牧区年老的少数民族居民长期使用本民族方言,对于有难度的普通话,他们不愿意也无法学习。总体来说,除去一些特殊的原因,松潘县普通话推广情况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前景可观。

 

 

【长征足迹共探寻,交流心得齐收获】

 

“蒲公英”实践团队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时,偶遇“追寻长征足迹”的湖北黄石广播电视台记者。“蒲公英”带队老师唐旭和成员张鑫分别接受了采访。在采访中,唐旭老师向记者简单介绍了“蒲公英”实践团队的“三个主题”和主题精神以及行走路线。他还提到“蒲公英”小组成员在行程中的最大收获就是成员们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同学们体会到了红军长征不易,对于行程途中的各种困难都咬牙坚持。

 

张鑫同学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他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他将会把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通讯员:刘映雪 刘婧 周叙辛 付莎莎

 

摄影:吕红涛 张鑫 张静秋

 

关闭窗口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 

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