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科学研究|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工会•校友|学生工作|下载专区|【新版2021】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站群首页>>学生工作>>学工动态>>正文
【实践育人】重走长征路:寻访“芦花会议”会址第四代守护人
2016-07-22 13:13 周叙辛 

 

导语:716日上午,蒲公英社会服务实践团,与合作的阿坝师范学院文学院老师,一同乘车前往城北2公里的泽盖乡芦花村,找寻长征中著名的芦花会议会址。这座四层高的壁垒式藏族碉堡,曾是当年梭磨土司管家泽旺的家。成员与黑水广播电视台的唐锐记者,采访了这座见证中共历史的建筑的第四代守护人苏朗彭初。

【会址见证历史旧物无声记录】 

经过短途跋涉,实践团的成员们找寻到了这座珍贵古建筑,四层高的壁垒式藏族碉堡在阳光下显得很巍峨。门前一座铭刻着红军万岁四个大字的石碑,肃穆厚重。沿着楼梯上到二楼就是芦花会议的会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画像端正地挂在墙上,主会议室保留了当年的桌椅,让参观者纷纷联想到当时的场景。偏房陈列了许多红军用过的草鞋、土枪、镰刀等用品。一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证复印件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是2005年,苏朗彭初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赠送的一张苏维埃政府货币,被颁发的收藏证。

【对话守护传人倾听红军传奇】 

19357月,中共中央在距黑水县城两公里的梭磨土司管家泽旺的家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芦花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徐向前、张闻天、王稼祥等9人参加,会议主题是增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信任,进一步统一两大主力红军的行动。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旺及他的儿子王扎、孙子仁真一代接一代地坚守着这个会议遗址,76年寒来暑往,如今彭初已是第四代红色守护人

而红军长征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也从泽旺到苏朗彭初一代一代地传递着:红军曾在黑水三进三出,经历了八十多次大小战役,伤亡两万多人,极为惨烈。长征途中一共翻越五座雪山,达古雪山、昌德雪山、雅克夏雪山3座均在黑水境内。

彼时红军长途跋涉,所经处皆荒芜人烟之地,筹集粮食是当务之急。朱德发出通令,每人需筹够10天的粮食,准备过草地。714日,泽旺打开了自家的粮仓,将5000斤粮食、16头耕牛和4头猪送给了红军。并利用自己的威望,动员附近的村民给红军捐粮。黑水不到三万人的民众,却贡献了700万斤粮食,并且提前完成捐粮。为支援红军过草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众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共产党的有效宣传,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武装组织,还请了翻译与当地百姓沟通,组建运输队,打动了当地老百姓。征兵动援也从黑水开始,向毛尔盖、红原、松潘等地铺开。黑水当地深受藏传佛教影响,人们奉行行善积德,也是积极支持红军长征的重要因素苏郎彭初如是说。

 

【吃透长征精神传递薪薪之火】 

重走长征路,倾听红色奇迹芦花会议会址还成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蒲公英社会实践团的走访,彭初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一再强调,在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年代,学习和弘扬艰苦朴素、走出困境的长征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成长,尤为重要。

有人说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应该获得回报,但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关乎物质,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现在的青年人更应如此,首先充实自己,再争做对大众有利之事。彭初言辞恳切地说。

多年来各地高校的走访,也像薪薪之火,可以燎原的长征精神,将乐于吃苦、勇于奋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精神,传播到青年人中去,愈深远愈历久弥新。

 

撰稿:周叙辛

 

照片:张鑫 吕红涛

 

关闭窗口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编:401331    院办电话:023-65362787 

书记信箱:2533947491@qq.com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